生活中經常有人疑惑,“我總是特別累,什么都不想干,也干不動,我是不是很虛,應該補一補呢?”實際上,很多人的疲勞不是單純的體虛,飲食調養也絕不是簡單的補補而已,關鍵是通過合理飲食、正確的生活方式,來調節身體的不平衡。
慢性疲勞癥狀繁多,其形成與長期工作緊張、生活習慣不規律等因素密切相關,個人調護對于預防疲勞十分重要,那應該如何正確進行調護呢?
對抗慢性疲勞中醫妙方緩解疲勞
粥具有良好的抗疲勞和養生功效,“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患者,包括普通人群均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合理選用和搭配一些粥食,抵抗疲勞。
【麥棗安神粥】
做法:取大棗10枚、小麥30克,加水熬制即可。
功效:此粥方源于中醫古籍《金匱要略》甘麥大棗湯,具有安神緩急的功效。
適用于長期加班、心煩急躁、睡眠不安或更年期的人群。
沒有糖尿病的人食用時可加入適量蜂蜜。
【百合棗仁助眠粥】
做法:取百合15克、炒酸棗仁30克(包)、粳米50克,加水熬制即可。
功效:具有滋陰潤燥助眠之效,可用于失眠人群的輔助食療。
【山藥蓮子健脾粥】
做法:取山藥15克、蓮子15克、粳米50克、黃豆30克。黃豆泡水后,磨制成豆漿,用豆漿熬制山藥、蓮子和粳米。
功效:具有健脾養顏之效,適用于脾虛乏力、面色晦暗的人群。
【紅豆薏苡仁除濕粥】
做法:取紅豆30克、炒薏苡仁30克、葛根15克、山藥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制。
功效:具有健脾除濕之效,適用于脾虛濕盛、舌苔厚膩、頭昏乏力的人群。
【百合銀耳潤燥粥】
做法:取百合15克、銀耳3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制即可。
功效:具有滋陰潤燥明目之效,適用于長期加班或久視電子產品,口眼干燥、視物不清的人群。沒有糖尿病的人食用時可加入適量蜂蜜。
糖尿病患者或血糖不穩的人群不宜喝粥,如喝最好去掉粳米等成分,具體可咨詢中醫師;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宜多喝粥;粥雖好,普通人群喝粥也要適當,不宜頓頓喝。
【戶外運動】
合理適當的運動具有抗疲勞的作用,但總體來說不建議在室內進行高強度健身或劇烈運動。
最好在天氣比較好的情況下,到空氣比較新鮮的戶外進行有氧運動。
不僅能夠鍛煉身體,還可放松肌肉,舒緩心情,達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運動方式】
對抗疲勞的運動方式包括:散步、慢跑、爬山、體操、瑜伽、游泳、打球等。
除此之外,一些傳統運動項目如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均具有緩解疲勞、增強體質的作用。
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身體情況和環境設施的情況合理選擇,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主動休息】
緩解疲勞需要休息,需要睡眠,然而休息可不是簡單的“睡大覺”,要科學合理主動休息,才是高效率的休息,才能真正緩解疲勞。
首先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該睡的時候睡,該起的時候起,保證良好的睡眠習慣和睡眠質量尤為重要。如果有睡眠問題,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其次根據個人的體質、喜好和工作性質等情況,選擇一些主動休息的方式,如聽音樂、靜坐、冥想、運動等,以真正起到休息的作用從而高效緩解疲勞。
【個性休息】
教師等職業需長時間站立,腰腿肌肉易勞損,平時應注意多活動下肢,可選擇散步、慢跑等運動,休息時可將下肢抬高,促進下肢血液回流。
上班族等需長時間久坐人群,宜選擇慢跑、游泳、打球等全身性運動,以促進全身氣血流通。
司機、流水作業人員等人群,其工作環境嘈雜,勞動強度高,技術性強,體力消耗大,同時精神也高度緊張,易出現頭痛、肌肉痛、失眠等癥,應選擇舒緩的運動方式,如步行、太極拳、瑜伽等,使身心同時得到放松。
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07010879-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6103260004
地址: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722300
承辦:眉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