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和隱翅蟲皮炎。隱翅蟲,是鞘翅目隱翅蟲科昆蟲。隱翅蟲多數細長,體小,兩側平行,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5厘米,鞘翅短而厚,后翅發達,起飛時能迅速從鞘翅下展開,飛行結束后疊好重新藏在鞘翅下面;因成蟲翅不可見而得名,又稱“影子蟲”。發育過程為完全變態發育,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無翅,形似成蟲。食性復雜不易確定,喜歡棲息在潮濕環境中,如林間或森林地表枯枝落葉層、草原、倒伏松樹的皮下寬松的空間、腐敗的水果、綻放的花朵、腐爛的樹木、漂流在河岸和湖泊里的植物、糞便、腐肉、脊椎動物的巢穴等地方都可見到。晝伏夜出,有趨光性。
隱翅蟲侵襲人可引起皮炎,其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6月份開始出現,8~9月份是發病的高峰期,10月份減少,與隱翅蟲的繁殖季節相吻合。在發生季節,隱翅蟲由于燈光引誘進入室內,被人用手在皮膚上有意無意拍打、壓碎或搓揉,毒汁溢出后,粘染皮膚和手,手再去撫摸它處皮膚,導致多處皮膚受害,即可引起皮炎,謂之隱翅蟲皮炎或線性皮炎。隱翅蟲皮炎的發生常伴有紅斑、腫痛、局部不適、癢、水皰、發熱、化膿等癥狀,有診斷價值的是灼痛和癢。隱翅蟲的毒素有3種,即毒隱翅蟲素、擬毒隱翅蟲素和毒隱翅蟲酮。在隱翅蟲的卵、幼蟲、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蟲各部,都有毒素存在。據報道,全世界能引起皮炎的隱翅蟲有538種30亞種,我國境內已知隱翅蟲(屬)有72種2亞種。
預防隱翅蟲危害的方法。清除房屋四周的朽木、廢料、雜草,破壞隱翅蟲的棲息地和孳生場所。保持室內清潔、整齊,不要堆放廢舊物品,使侵入室內的隱翅蟲無隱藏之處。安裝紗門、紗窗,阻止隱翅蟲飛入室內,減少其與人體接觸的機會。
在夏季,在室內用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作滯留噴灑能有效殺滅飛入室內的隱翅蟲。如有少量隱翅蟲出現在家中,可以用膠帶粘住,或用紙巾包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觸到毒液。
如果發現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正確的做法是輕輕吹走,或者甩開,不要用手拍打、揉搓。然后用清水或堿性肥皂水洗凈接觸過隱翅蟲的皮膚。若手已接觸蟲的碎片,立即用肥皂水反復清洗。
隱翅蟲的毒液是強酸性的,隱翅蟲皮炎癥狀發生后可用堿性的液體進行中和,在家中可以選擇肥皂水或者是4%的小蘇打水進行沖洗,然后盡快就醫。同時要注意接觸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體其他部位。
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陜ICP備07010879-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6103260004
地址: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722300
承辦:眉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